近期,產油國“凍產”預期的利好效應逐步弱化,惡劣天氣影響下美國商業原油庫存大幅下降,一度提振油價,但預計其影響難以持續。國際油價進入震蕩期,整體有所上揚,但漲幅有限。國內汽柴油價“兩連漲”后,本計價周期內,一攬子原油變化率大幅負向開啟,隨后幅度收窄,中秋假期結束后,9月18日24時調價窗口開啟,汽柴油價格有望迎來小幅下調,預計每升下調約0.1元。
9月5日,兩大產油國——沙特和俄羅斯就穩定油市發表聯合聲明,布倫特油價盤中大漲,但因沙特能源大臣法利赫表示,目前原油市場在穩定提升中,暫時沒有必要凍結產能,當日收盤時,油價回吐大部分漲幅。分析人士認為,短期內“凍產”預期主要起到托底油價作用,即在油價大幅下跌時,產油國釋放“凍產”利好,防止油價進一步下滑;但由于產油國產量普遍處于高位,“凍產”本身并不能起到持續拉升油價的作用。
9月8日,美國能源信息局公布,截至9月2日當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大幅下降1450萬桶,創下1999年以來的最大降幅,受此影響,當日兩大基準原油期貨價格雙雙上漲4%以上。不過,分析指出,美國原油庫存大降主要是由于墨西哥灣的熱帶風暴影響了美國原油進口以及該地區部分原油生產,天氣的影響會很快消退,并不會持續影響油價。
根據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發布的數據,本周期第一個工作日,變化率即以-8.61%的大幅負值開啟,此后隨著油價緩慢回升,變化率幅度整體收窄。截至9月13日,一攬子原油平均價格變化率為-4.15%。根據當前變化率水平測算,中秋節假期結束后,9月18日24時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打開之際,國內汽柴油價格或迎來小幅下調,初步預計每噸下調幅度在100-140元,折合93#汽油每升下調0.08-0.11元,0#柴油每升下調0.09-0.12元。不過,由于中秋假日國際原油市場繼續交易,從國際市場來看,距離調價窗口尚有3個交易日,因此國內汽柴油下調幅度仍可能上下浮動。
在此之前,今年汽柴油零售價格共經歷了6次上調和3次下調,汽油累計每噸上調了470元,柴油累計每噸上調了455元。
金銀島分析師李楊表示,盡管本計價周期內,汽柴油零售價始終處于下調預期之中,但近期批發行情卻上漲明顯,由于前期長時間低價促銷后自身庫存較低,加上北方秋收陸續啟動需求向好,進入9月,山東地煉率先拉開了上漲序幕;主營外采成本隨之攀升,亦開始提高汽柴油批發價格。
展望后市,李楊認為,中秋、國慶雙節臨近,車輛出行增多,加油站積極備貨;同時北方進入秋收提振柴油需求,汽柴油需求將維持良好態勢,零售市場將迎來小高峰。不過近期山東地煉集中檢修陸續結束,開工率有所回升,或抑制汽柴油行情進一步上漲。
原油方面,安迅思分析師馬琛指出,9月5日美國勞工節標志著美國夏季駕車旺季結束,且美國煉廠將進入季節性檢修,原油需求將受到打壓;供應方面,8月歐佩克原油日產量再創新高,基本面薄弱令交易商仍看空市場,預計短期國際油價將維持震蕩。不少投資機構也認為,由于美國頁巖油生產商隨著油價變動快速啟動或停止生產的能力較強,油價或在每桶40-50美元之間窄幅波動較長時間。